导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孟子·告子下》,原文如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孟子·告子下》,原文如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在于阐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孟子通过列举历史上几位贤人的经历,说明伟大的人物往往在逆境中成长。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与挫折,但正是这些困难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增长了他们的能力。这种精神上的锤炼使得他们在面对更大的责任时能够承担得起,并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文章强调了个人乃至国家都需要有危机意识,在和平时期也要居安思危,不断自我提升。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长期处于舒适区而不思进取,则容易走向衰败。因此,唯有经受住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与发展。这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