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 正文

伦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25-04-19 05:33:55  编辑:  来源:

导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中,《论语·学而篇》的第一章常被称为“伦语十二章”,因其内容深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中,《论语·学而篇》的第一章常被称为“伦语十二章”,因其内容深刻且富有哲理,被后世广泛传颂。以下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时常温习它,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因此而生气,这难道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应有的态度吗?”

文章: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是孔子智慧的浓缩,体现了他对于学习、交友以及个人修养的看法。首句“学而时习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持续性。在孔子看来,学习不仅仅是获取新知,更在于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实践来巩固所学,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这种态度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还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则揭示了友谊的价值。孔子认为,与志趣相投的人交往是一种幸福,因为这样的交流可以开阔视野、增进理解。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似乎缩短了,但真正意义上的深度交流却变得稀少。因此,珍惜每一次相遇,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隔重洋,都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则展现了孔子关于宽容与自我修养的理念。面对外界的误解或忽视,保持平和的心态至关重要。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他人的无知而愤怒,而是选择以宽广的心胸去包容他人,不断完善自己。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综上所述,《论语·学而篇》第一章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学习、朋友以及自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道德指引。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重温这些古老智慧,无疑有助于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所有: 阜新生活网 ·(20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