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苦艾酒的真实身份苦艾酒,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饮品,在文学与艺术中常常被赋予浪漫甚至危险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酒精饮料,更承载了深厚的历
苦艾酒的真实身份
苦艾酒,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饮品,在文学与艺术中常常被赋予浪漫甚至危险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酒精饮料,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苦艾酒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瑞士,由法国医生皮埃尔·奥顿发明,最初作为药用饮品使用。然而,随着其独特的口感和强烈的刺激性逐渐为人所知,苦艾酒迅速风靡欧洲,并成为印象派画家、诗人以及知识分子的灵感源泉。在那个时代,巴黎的咖啡馆里总能看到文人雅士围坐在一起,品鉴这种被称为“绿精灵”的饮品,而梵高、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中也隐约透露出苦艾酒的影子。
然而,这杯看似优雅的饮品背后却隐藏着争议。苦艾酒中含有微量的阿蒂斯(thujone),这是一种存在于苦艾草中的化学物质,被认为可能具有致幻效果。因此,在20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对苦艾酒实施禁令,认为它会引发社会问题。尽管后来研究表明其致幻作用微乎其微,但这一污名仍长期困扰着苦艾酒。
如今,苦艾酒已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获得认可,成为调酒师们争相创作的经典基酒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杯酒,更是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提醒我们去探索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