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失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诚信品质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失信的危害,增强诚信意识。
难点: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诚信。
- 提问:“如果你的朋友答应陪你去公园玩,但是却因为临时有事而失约了,你会怎么想?”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
- 请几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文中人物的行为表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 分析宋庆龄为什么坚持不去伯伯家,而是留在家里等小珍?
-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宋庆龄之所以选择这样做是因为她重视承诺,懂得诚信比其他事情更重要。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联系自身经历,说说自己是否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 结合社会现象,探讨现代社会中诚信缺失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5. 总结全文(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今天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诚信原则。
四、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坚守承诺
诚实守信——做人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