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正文

拈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5-04-17 02:30:39  编辑:  来源:

导读“拈”是一个常见的汉字,拼音为“niān”。它由提手旁和“占”组成,意为用手指夹取或选取。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在文学作品中...

“拈”是一个常见的汉字,拼音为“niān”。它由提手旁和“占”组成,意为用手指夹取或选取。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在文学作品中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拈的起源与意义

“拈”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其本义是用手持物或选取东西。例如,在古代诗词中,“拈花一笑”常用来形容一种超然脱俗的神态。这里的“拈”不仅表现了动作的轻柔,更传递出一种禅意之美。此外,“拈”还常用于描述文人雅士品茶、赏花时的动作,如“拈香静坐”,既体现了细致入微的生活态度,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文学中的“拈”

在现代汉语中,“拈”多出现在书面语中,尤其在古典文学作品里频繁出现。比如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中有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中“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一句中的“拈”字虽未直接出现,但其所蕴含的情感与“拈”所代表的细腻情感相呼应。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结语

“拈”字虽然简单,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动词,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拈”,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对于细节的关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拈”的慢动作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体验身边的每一份美好。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所有:阜新生活网 ·(20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