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画面:在千里之外,黄云漫天,白日被笼罩得昏暗不明。这样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画面:在千里之外,黄云漫天,白日被笼罩得昏暗不明。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雄浑,也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写于高适送别好友董庭兰之时。当时,两人即将各奔东西,前途未卜。诗中“千里黄云白日曛”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黄云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而白日曛则暗示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然而,在如此压抑的氛围中,诗人并未陷入悲观消极的情绪,而是以豁达的态度鼓励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无数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
从文学角度来看,“千里黄云白日曛”不仅仅是一幅画面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人生挑战时的坚韧精神。同时,这句诗也体现了唐诗特有的豪放风格,将个人情感融入宏大背景之中,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