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投江自尽是因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而引发的一场悲剧。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投江自尽是因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而引发的一场悲剧。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国家危在旦夕,而屈原却遭奸臣排挤,被流放至偏远之地。面对祖国的沦陷与人民的苦难,他深感无力回天,内心充满悲愤。
屈原是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他始终心系国家兴亡,希望以自己的智慧和忠诚挽救楚国于水火之中。然而,昏庸的君主听信谗言,疏远了这位忠诚的大臣,使他无法施展抱负。当得知国破家亡的消息时,屈原痛彻心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他不愿苟活于世,更不愿看到楚国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怀抱石头,投入汨罗江中,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屈原的壮举感动了后人,他的精神被世代传颂,端午节也因此成为纪念他的重要节日。他留下的《离骚》《天问》等作品,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思想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