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全诗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全诗如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正在学习钓鱼,他侧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身体被周围的草丛遮掩着。当有行人向他询问时,他远远地摆手示意,生怕自己的声音惊扰了水中的鱼儿,从而影响了钓鱼的效果。
从这短短四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天真无邪童趣的赞美。诗中的“蓬头稚子”形象鲜活,充满了生活气息。“学垂纶”不仅表现了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对钓鱼这项活动的兴趣与专注。“侧坐莓苔草映身”则进一步描绘了孩子小心翼翼、全神贯注的姿态,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手中的鱼竿和眼前的水面。
最后两句更是将孩子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路人借问遥招手”,一个“遥”字充分表现出孩子不敢靠近路人的谨慎态度;而“怕得鱼惊不应人”则直接揭示了他害怕打破宁静环境的心理状态。这种细腻入微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活灵活现的孩子,令人忍俊不禁又心生怜爱。
总之,《小儿垂钓》通过简练的文字成功塑造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渔童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感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