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郑燮(号板桥)所作的一首题画诗,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首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郑燮(号板桥)所作的一首题画诗,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物之作,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竹子深深扎根于岩石缝隙中的画面。这里的“咬定”一词赋予了竹子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仿佛它不是被动地生长,而是主动地抓住青山,与恶劣环境抗争。而“立根原在破岩中”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根基所在——那是在贫瘠、坚硬的岩石之中。这不仅展现了竹子的生存环境,也暗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句诗则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竹子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时依然保持挺拔的姿态。无论经历多少次风吹雨打、千锤百炼,“坚劲”二字始终未变。这不仅是对竹子品质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启示: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目标,才能在逆境中站稳脚跟,笑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郑燮通过这首诗,不仅歌颂了竹子的坚韧品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追求。他本人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性格,在官场上屡遭挫折但仍坚持自我。因此,《竹石》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咏物诗,更是郑燮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就能像竹子一样傲然挺立,成为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