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 正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发布时间:2025-04-13 00:10:01  编辑:  来源:

导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全词如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孤独、落寞的心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上阕中,“缺月挂疏桐”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弯弯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梢间,夜色深沉,寂静无声。而“漏断人初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安静,此时此刻,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唯有作者独自徘徊。接下来两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通过“幽人”与“孤鸿”的意象,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飞翔的大雁,仿佛只有这只大雁才能理解他的心境。

下阕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像那只受惊飞起的大雁一样回头张望,心中充满怨恨却又无人能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则以孤鸿选择栖息于寒冷荒凉之地来象征自己的高洁品质,不愿随波逐流,即使身处困境也保持独立人格。然而这种坚守也带来了无尽的孤独与凄凉。

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并借此探讨了关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苏轼以超然旷达的态度面对仕途坎坷,在逆境中寻找精神寄托,体现了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在面对挫折时常常借助自然山水来排遣忧愁、寻求心灵慰藉的文化传统。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所有: 阜新生活网 ·(20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