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兀兀穷年”的含义与文化内涵“兀兀穷年”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句话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废寝
“兀兀穷年”的含义与文化内涵
“兀兀穷年”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句话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废寝忘食、刻苦努力地追求学问或事业。其中,“兀兀”表示专注、执着的状态,而“穷年”则指整年、一生。综合起来,“兀兀穷年”描绘了一种不懈奋斗、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
在现代社会,“兀兀穷年”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对个人品质的要求,更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攻克难题,还是在职场上追求卓越,都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例如,科学家为了探索未知领域,常常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地投入工作;企业家面对市场竞争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兀兀穷年”还蕴含着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人生短暂,唯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全力以赴,才能不留遗憾。正如古人所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总之,“兀兀穷年”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坚持到底,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