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死生契阔”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原文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
“死生契阔”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原文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誓言。然而,“死生契阔”究竟对谁而说?这一问题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
从文学角度来看,《击鼓》是一首描写士兵久戍不归、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歌。全诗充满了悲壮与哀伤的情绪,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羁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中的“子”,可以理解为诗人所牵挂的人——可能是他的妻子或挚友。这种情感超越了狭隘的男女之情,更是一种真挚的生命承诺: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是生是死,都要彼此铭记、相互扶持。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子”不仅仅指代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道德信念或者人生追求。在这种解读下,“死生契阔”不仅是个人之间的约定,更是人类共同面对命运挑战时的一种精神寄托。
因此,“死生契阔”并非单纯针对某一个人而言,它承载了更为广泛的意义,既可以是对亲人朋友的深情告白,也可以是对世间万物的哲理思索。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珍视当下时光,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永恒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