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曾谙”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
“曾谙”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曾谙此地风光好,更在天涯海角行。”在这首诗中,“曾谙”意为曾经熟悉或经历过。
“曾谙”这两个字的拼音分别是“zēng”和“ān”。其中,“曾”在这里读作平声(一声),而“谙”则读作阴平(一声)。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时,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一地方或事物的深刻记忆与理解,尤其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分别之后重新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说:“我曾经去过那里,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让我至今难以忘怀。”这句话里的“曾谙”就很好地传达了作者对于某个地点风景的喜爱以及对其往昔经历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