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正文

孙权劝学节奏划分

发布时间:2025-04-01 09:32:37  编辑:  来源:

导读《孙权劝学》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中的一篇经典短文,讲述了东吴君主孙权劝勉大将吕蒙学习的故事。这篇文章虽然简短,...

《孙权劝学》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中的一篇经典短文,讲述了东吴君主孙权劝勉大将吕蒙学习的故事。这篇文章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教育意义。

首先,文章以孙权与吕蒙的对话开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里节奏明快,直接点出主题——孙权劝吕蒙学习。通过“今”、“当涂掌事”等词语,强调了吕蒙当前的身份和责任,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紧迫感。接着,“蒙辞以军中多务”,表现出吕蒙起初对学习的推辞态度,这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随后,文章节奏放缓,用“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进一步阐述孙权的观点。他并没有要求吕蒙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而是希望他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增长见识,提升自身能力。这种平易近人的劝导方式,既体现了孙权作为领导者的智慧,也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最后,文章高潮迭起,写到“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一部分节奏紧凑有力,展现了吕蒙经过学习后取得的巨大进步。鲁肃的惊叹不仅突出了吕蒙的变化之大,也让读者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结尾处,“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则以轻松幽默的语气总结全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之,《孙权劝学》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向我们展示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态度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应当珍惜时间、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充实自己。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所有:阜新生活网 ·(20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