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断肠人在天涯》出自元代著名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小令。这首作品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和...
《断肠人在天涯》出自元代著名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小令。这首作品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描绘了一幅游子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画面,被誉为“秋思之祖”。
整首曲子仅28个字,却将旅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通过一系列意象组合成一幅萧瑟荒凉的秋景图: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远处的小桥边有潺潺流水和几户人家,透露出宁静的生活气息;而那条蜿蜒的古道上,西风劲吹,一匹瘦弱的马驮着疲惫的旅人缓缓前行。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揭示了旅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远离故乡,在这天地之间漂泊,不知归期,只能在落日余晖中独自叹息。
此曲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在于其对自然景色的精准捕捉,更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共鸣,让每一个离乡背井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乡愁。马致远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对于归属感的渴望。即使时代变迁,这种情感依然历久弥新,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