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端午的粽香与记忆端午节,总是在初夏的微风中悄然而至。清晨推开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气,那是艾草和菖蒲的味道。这熟悉的气息...
端午的粽香与记忆
端午节,总是在初夏的微风中悄然而至。清晨推开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气,那是艾草和菖蒲的味道。这熟悉的气息仿佛将我拉回到童年时光,那些关于端午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时候,每逢端午,母亲总会早早地起床,将洗净的糯米、红枣、红豆等食材准备好。厨房里,她忙碌的身影映衬在晨光中,锅里的粽子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父亲则会带着我去河边采摘新鲜的芦苇叶,那叶片青翠欲滴,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我们小心翼翼地挑选最嫩绿的几片,回家后仔细清洗,再用它们包裹住香甜的馅料。虽然包粽子的过程并不简单,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笑声伴随着柴火噼啪声,让整个过程变得格外温馨。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赛龙舟、挂艾草等传统习俗。每当看到龙舟飞驰在水面,鼓点激昂,人们欢呼雀跃时,我都会被那份热烈的氛围感染。而家中门前悬挂的艾草,则是另一种守护平安的象征,它驱邪避灾,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虽然身处城市,远离故乡的小河与田野,但每到端午,我依然能从超市的粽子柜台中感受到节日的温度。或许,这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份承载着亲情与文化的纽带。端午节,不仅让我品味到了舌尖上的美味,更让我铭记了家的温暖与岁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