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启蒙教材,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教导儿童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每部分都包含了许多生活中的具体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下是《弟子规》的儿童版全文朗读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弟子规》不仅是一本教育孩子的书,更是指导人们修身养性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弟子规》,孩子们可以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学会尊重长辈、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质。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帮助他们在社会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同时,《弟子规》也提醒成年人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总之,《弟子规》是一部值得每个人认真研读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