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安史之乱中的忧国思家之情。以下是《春望》的拼音版以及相关解读:...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安史之乱中的忧国思家之情。以下是《春望》的拼音版以及相关解读:
春望拼音版:
chūn guān wàng fú jiàn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gǎn shí huā jiàn lèi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fēng piāo hàn qí zài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ái tóu shū gèng duō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文章解读:
这首诗开篇即以“国破山河在”点明主题,描绘了国家遭受战乱后的残破景象,然而即便如此,山河依旧存在,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坚韧。接着“城春草木深”,则进一步刻画了春天来临时城市荒凉、植被茂密却无人问津的萧条画面,凸显出战争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花和鸟这两种常见的自然元素,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花溅泪”暗示着诗人因国家动荡而悲痛落泪;“鸟惊心”则表现了他对离别之苦的深切体会。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也流露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直接提及战火持续时间之久及通讯断绝所带来的焦虑。“烽火连三月”强调了战争的漫长与残酷,“家书抵万金”则突出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最后聚焦于诗人自身形象,用白发稀疏甚至无法插簪子这样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岁月蹉跎、忧愁深重的状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杜甫作为一位爱国者的强烈责任感与深切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