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原文如下: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拼音版:
xīn zhuāng yí miàn xià zhū lóu,
shēn suǒ chūn guāng yī yuàn chóu。
xíng dào zhōng tíng shù huā duǒ,
qīng tíng fēi shàng yù sāo tóu。
作品解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内心情感。首句“新妆宜面下朱楼”描绘了一位精心打扮的女子从朱红色的楼阁中缓步而下。这里的“新妆宜面”不仅体现了女子对自身外貌的重视,也暗示了她即将参与某种社交活动或期待着美好的邂逅。“朱楼”则增添了一份高贵与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深锁春光一院愁”通过对比手法,将原本明媚的春光与庭院中的忧愁联系起来。这种反差突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压抑,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封闭或是个人情感上的困扰。庭院深深,春光虽好却无法自由释放,这份愁绪弥漫在整个空间之中。
第三句“行到中庭数花朵”,展现了女子在庭院中的徘徊状态。她漫步至中庭,开始数花朵,这一动作既显得百无聊赖,又带有某种仪式感,似乎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或者试图转移注意力。然而,这种行为本身却进一步凸显了她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句“蜻蜓飞上玉搔头”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当一只蜻蜓轻轻停驻于女子的玉制发簪之上时,这一细节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同时,蜻蜓的出现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女子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春词》通过对春日景色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伤的意境,充分展示了刘禹锡卓越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