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炒豆子的乐趣小时候,每到秋收季节,奶奶总会搬出一口大铁锅,在院子里支起一个小灶台,开始为我们炒豆子。这不仅是农忙之余的一项休闲活动
炒豆子的乐趣
小时候,每到秋收季节,奶奶总会搬出一口大铁锅,在院子里支起一个小灶台,开始为我们炒豆子。这不仅是农忙之余的一项休闲活动,更是一段充满欢声笑语的温馨时光。
奶奶挑选的是刚从地里摘回来的新鲜黄豆,颗颗饱满圆润。她先把豆子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几天,直到它们变得干爽脆硬。接着,她点燃柴火,将铁锅烧热,再倒入适量的食用油。随着油温逐渐升高,“噼啪”作响的声音传来,这是豆子在油锅中翻腾跳跃的前奏曲。
奶奶熟练地用锅铲不断翻动豆子,动作轻快而有节奏。她告诉我们:“炒豆子不能心急,要慢慢来,就像做人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围坐在旁边,瞪大眼睛观察着豆子的变化。一开始,豆子还只是安静地躺在锅里,渐渐地,它们开始冒烟、膨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当豆子完全炸开时,奶奶迅速关掉火源,撒上一点盐或糖调味,一锅香喷喷的炒豆子就完成了。
端着刚出炉的炒豆子,咬上一颗,酥脆可口,满嘴留香。如今,虽然生活条件好了,超市里随时可以买到各种零食,但我始终怀念奶奶亲手炒的那碗简单却温暖的豆子。它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家庭情感与传统记忆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