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阳登高与插茱萸的文化意蕴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不仅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也是人们登高望远、祈福避灾的重要日子。...
重阳登高与插茱萸的文化意蕴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不仅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也是人们登高望远、祈福避灾的重要日子。其中,“插茱萸”这一习俗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茱萸是一种带有浓郁香气的小乔木果实,在古代被视为辟邪驱瘟的灵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茱萸气味辛温,能治寒热,除风邪。”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将茱萸佩戴于身或悬挂在家中,可以起到驱虫解毒、预防疾病的作用。同时,它也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
登高赏菊、插茱萸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传说东汉时期,汝南人桓景跟随费长房学道时,曾听闻九月九日瘟疫肆虐,建议乡亲们佩戴茱萸登山以避灾祸。从此,这一习俗便流传开来,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如今,当我们再次提起“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时,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壮丽,还有对亲人团聚的深切思念。茱萸不仅点缀了山川,更温暖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