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精选 > 正文

不耻下问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4-14 05:34:30  编辑:  来源:

导读 不耻下问的故事“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提倡的一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因为身份或地位的高低而

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提倡的一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因为身份或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偏见,真正的学问来自不断求知的态度。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叫子贡的学生,他跟随孔子学习多年,成绩优异。然而,有一次,他在课堂上遇到了一个难题,无论如何思考都无法解答。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此感到羞愧或者放弃,而是鼓起勇气向身边的一位普通农夫请教。这位农夫虽然出身贫寒,但对自然界的知识却十分丰富。在与农夫交谈后,子贡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疑惑,还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件事让子贡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不耻下问”的重要性。

孔子得知此事后,对子贡的行为大加赞赏,并鼓励其他弟子也要像子贡一样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聪明并且喜欢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这样的人才配称为有文化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向他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成就更优秀的自己。同时,“不耻下问”也是一种美德,它提醒我们尊重每一个知识的来源,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所有: 阜新生活网 ·(20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