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舶”字的拼音是 bó,它是一个常用的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作为一个形声字,“舶”由“舟”和“白”两部分组成,其中“
“舶”字的拼音是 bó,它是一个常用的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作为一个形声字,“舶”由“舟”和“白”两部分组成,其中“舟”表意,象征与船只有关;“白”表音,提示发音。因此,“舶”的本义是指停泊在岸边的大船或海船。
在古代,“舶”常用于描述远洋航行的大型船只,尤其是从外国驶来的商船。例如,《史记》中有“舶来之货,不绝于道”,意思是外国运来的商品络绎不绝。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以及对海外文化的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舶”逐渐引申出“引进”或“外来”的意思,如“舶来品”,即指从国外引进的商品或文化事物。
今天,“舶”依然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比如,“舶来品”不仅限于物质商品,还可以用来形容思想、技术等非实体的东西。此外,在航海领域,“舶”也继续保留其原意,用来称呼各种类型的船只。可以说,“舶”不仅是文字学上的一个有趣案例,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交流互动的历史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