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顺口溜与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它不仅是学生掌握基本运算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后续多位数减法运算的铺垫。为了帮助孩子们轻松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许多教育者和家长总结出了各种有趣的顺口溜和学习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退位减法”。所谓退位减法,指的是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字小于减数时,需要从十位借“1”到个位,使计算得以继续进行。例如:15 - 8 = ?因为5 < 8,所以要从10中借1给5,变成15变成10 + (5+1),即10 + 6 = 16。这种操作对于刚接触减法的小朋友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因此通过顺口溜可以让他们更快地掌握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20以内退位减法顺口溜:
- “一加九,十只手;二加八,十又留。”
这句顺口溜提醒孩子记住一些特殊的组合,比如1+9=10,2+8=10等,这样在计算时能迅速找到答案。
- “破十法歌诀”
“看到大数就拆开,先减掉十再补差。”意思是遇到较大的被减数时,可以先把十位上的数字减去10,然后再加上剩余的部分。比如17 - 9 = (17 - 10)+ 1 = 8。
- “凑整法儿歌”
“找朋友,凑成十;多出来的,就是差。”这种方法强调将两个数相加凑成10,然后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结果。如14 - 7 = (14 - 4)- 3 = 10 - 3 = 7。
除了顺口溜,还有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退位减法:
1. 借助实物操作: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工具,让孩子亲手实践,直观感受“借位”的过程。
2. 分步练习:先让孩子熟悉简单的不退位减法,再逐步过渡到退位减法。
3. 游戏化学习: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或竞赛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总之,20以内的退位减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一步。通过顺口溜、游戏以及反复练习,相信每个小朋友都能轻松攻克这一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