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的一篇经典篇章,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四季变化。文章开篇即...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的一篇经典篇章,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四季变化。文章开篇即点明“自三峡七百里中”,短短数语便勾勒出三峡的范围与规模。作者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来形容两岸高山连绵不断,仿佛没有空隙,展现出三峡地貌的雄伟壮观。接着,“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进一步刻画了山势的险峻,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之中。
随后,文章详细描述了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生动地展现了夏季洪水泛滥时江水汹涌澎湃、交通中断的情景;而到了春冬之时,则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澈见底的水流与倒映其中的景色相映成趣,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秋季则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渲染出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深邃与神秘。
整篇文章虽短小精悍,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审美情趣。《三峡》不仅是一幅山水画卷,更是一部浓缩了古人智慧与情感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