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精选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

发布时间:2025-04-07 17:11:56  编辑:  来源:

导读《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全文仅八十余字,却以其清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广为传颂。这篇文章不仅记录了...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全文仅八十余字,却以其清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广为传颂。这篇文章不仅记录了苏轼与友人张怀民在承天寺夜游的经历,更蕴含着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那是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苏轼被贬黄州后,心境虽有些许落寞,但并未沉溺于悲凉之中。他与友人漫步于承天寺,欣赏着庭院中洒满月光的竹柏影子,顿觉天地之间一片澄澈宁静。苏轼感叹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既写出了自然美景的永恒存在,也道出了自己身为“闲人”的独特感受。这里的“闲”,并非无所事事,而是超然物外的心境。苏轼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在困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展现出一种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

这篇短文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月下图景,更是一首关于生命意义的赞歌。它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能发现平凡中的不凡之美。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正如苏轼所言,“心有灵犀一点通”,当内心与自然融为一体时,便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美好。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所有:阜新生活网 ·(20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