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精选 >正文

《弟子规》全文和解释

发布时间:2025-04-07 17:05:23  编辑:  来源:

导读《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由李毓秀所作。它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由李毓秀所作。它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为核心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全文共360句,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部分。

《弟子规》强调孝道为先,教导人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长辈;做人要谨慎诚实,与人交往要宽厚仁爱。例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提醒子女对父母的召唤要及时回应,不可拖延或懈怠。“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则要求对待叔伯兄弟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般尊重。此外,《弟子规》还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提倡勤学好问,“有余力,则学文”,鼓励人们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自问世以来,《弟子规》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成为塑造良好品德的重要教材。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道德资源。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所有:阜新生活网 ·(20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