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 正文

恬不知耻意思

发布时间:2025-04-03 13:31:29  编辑:  来源:

导读 恬不知耻的意思与内涵“恬不知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或错误完全不以为然,甚至完全没有羞耻感。这个词语通常

恬不知耻的意思与内涵

“恬不知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或错误完全不以为然,甚至完全没有羞耻感。这个词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用于批评那些缺乏道德观念或者自控能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恬不知耻”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对他人评价的漠视,甚至在面对指责时依然我行我素。

从字面上理解,“恬”意为安然、泰然;“不知耻”则指不懂得什么是羞耻。这个词最早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原文是:“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尝有礼于人,而谓人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恬不知耻。”这段话生动地描绘了某些人不顾廉耻的行为,从而引申出“恬不知耻”的含义。

现代社会中,“恬不知耻”常被用来描述那些触犯法律、违背社会公德的人。例如,一些贪官污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却毫无悔意,甚至公开为自己辩解,这种行为就符合“恬不知耻”的定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词并非仅仅适用于极端案例,它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和自我反省的态度,避免因无知或傲慢而失去底线。

总而言之,“恬不知耻”不仅仅是一种批评性的表述,更是一种警示:做人应当知廉耻、懂进退,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版权所有: 阜新生活网 ·(2019-2025)